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Lucy Ho

食物的品質是健康的關鍵

已更新:2021年6月17日

我常常一再強調,從 #功能營養 的觀點來看,我們 #攝取的食物種類遠遠比攝取到的總熱量來得重要,而且也有大量的醫學證據可以支持這個結論。最近在整理資料剛好看到其中一篇有趣的文獻,是美國國家衛生院在美國大型健康調查(NHS, NHS II, HPFS)中挑出12萬名健康成人長期追蹤的前瞻性研究,分析很多生活型態的因素與體重增加的關聯性。



不意外地,根據研究發現,多吃馬鈴薯和紅肉的人體重會增加較多,而且馬鈴薯的型式也以洋芋片和炸薯條為主,兩樣都算是 #典型美國飲食#SAD的主要食物。另一個高風險因素是 #常喝含糖飲料 的人,體重也是增加最多,像是可樂、汽水、濃縮果汁等等都是美國常見的飲料。


體重會降低的食物種類包含堅果和全穀類,顯示即使是含油量高的堅果,也因為 #富含omega3脂肪酸及纖維,對體重控制有良好的幫助。而 #全穀類更是我們重要的B群和水溶性纖維來源,對能量生成、營養代謝和維持腸道菌相平衡都有很好的幫助。


比較令人訝異的是100%的 #果汁也會增加體重,而且增加的幅度與甜點和精緻澱粉相似,但如果吃的是 #原型水果反而對控制體重有相當良好的幫助。這個結果也可以讓我們更加確信,我們每天攝取 #醣類的種類和來源,遠比醣類的總攝取量,更會 #大幅影響體重控制的結果


另一個有趣的結果是,喝低脂或去脂牛奶的人反而體重控制地沒有喝全脂牛奶的人好,但如果改吃優格的話,可以大幅改善體重。同樣都是乳牛來源的蛋白質食物,不同的加工方式,對於腸道菌叢的組成影響都不一樣,這也反應在我們的熱量儲存與代謝的比例。


並不是說三大營養素和熱量的計算不重要,但以台灣社會的飲食文化來說,很多人在工作繁忙時會以珍珠奶茶代替一個正餐,再隨便塞兩口餅乾維持血糖,晚上下班後感覺非常疲倦,可能會再吃些很多油炸物又重口味的熱炒,這樣的飲食習慣會 #藉由高糖份和高鹽份在短時間內有提振精神的效果,但長期下來會造成 #壓力和疲倦感不斷惡性循環,體力越來越差,後續就會出現即使嘗試斷醣飲食,仍然會出現 #血糖控制不佳#心血管健康不斷惡化#體脂狂飆 的問題。


在功能營養的諮詢中,我們給的不只是答案,更重要的是這些挑選食物背後的故事和緣由,透過知識的傳達,可以讓每個客戶更了解如何透過挑選飲食方式,而達到自己想要的健康喔!


文獻來源 Mozaffarian et al. NEJM 2011

11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